100%

括異志   [宋]張師正

 

  《括異志》,宋張師正著。十卷。多記朝野人物奇聞異事,內容多屬命運天定,善惡有報之類。《郡齋讀書志》卷一三著錄十卷,二百五十篇,魏泰為之序。《宋史·藝文志》亦著錄。今傳《四部叢書刊續編》本十卷,為明正德時人虞山逸民俞洪重依宋本抄錄,無魏序,僅存一百三十三篇。另《說郛》涵芬樓本卷四四與宛委山堂本一一六各載《括異志》七則,互不相同,均有明抄本未載之佚文。

  張師正(1016-?),字不疑。襄國(今河北邢台)人。進士及第,換遙郡防禦使。嘉祐中,知宜州。治平初,為荊南鈐轄。三年(1066),為辰州師。熙寧十年(1077),為鼎州帥。師正與魏泰、文瑩等有交往。著有《倦游雜錄》八卷,今存一卷;《括異志》十卷。(以上按《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中華書局,2004年)

  是次錄文,據白化文、許德楠點校之《括異志》(中華書局,1996年)。該書是以《四部叢書》本為底本,以清鈔本及正德本,與及現存《永樂大典》中所錄各則參校,並從《說郛》本輯入佚文七則。為省篇幅,網絡版暫不出校記,但個別字及輯佚部分則據校語及收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一書之《括異志》有所補訂。

目錄

 卷一

  宋州狂僧

    黑殺神降

    來和天尊

    樂學士

    司馬待制

    後苑亭

    衡山僧

    南岳真人

    會聖宮

    曹門謠

    陳靖

    醴泉觀

    賈魏公

    大名監埽

    僕射廳

    呂樞密

 卷二

  盛樞密

    余尚書

    郎侍郎

    劉密學

    劉待制

    楊省副

    魏侍郎

    司馬少卿

    梁學士

    張郎中

    韓侍中

    張職方

    陳少卿

    楊狀元

    郭延卿

 卷三

  馬少保

    潘郎中

    樂大卿

    徐郎中

    劉太博

    刁左藏

    呂郎中

    錢齋郎

    邢文濟

    蒿店廵檢

    王廷評

    樊預

 卷四

  陳省副

    王待制

    石比部

    曹郎中

    陸龍圖

    宋中舍

    馬文思

    陳太博

    馬仲載

    夏著作

    冀秘丞

    梁寺丞

    楊郎中

    張太博

    楊從先

 卷五

  李參政

    梅侍讀

    韓宗緒

    南州壬子

    李侍禁

    李氏婢

    李比部

    胡殿丞

    謝判官

    劉觀察宅

    柴氏枯棗

    僧緣新

 卷六

  王少保

    范參政

    麥道錄

    楊道人

    李芝

    張白

    靜長官

    率子廉

    許偏頭

    張翰

 卷七

  張龍圖

    孫副樞

    芙蓉觀主

    曾屯田

    郭上竈

    牛用之

    畢道人

    段榖

    方道士

    高閬

    孫鍇

    楊貫

    張酒酒

 卷八

  明參政

    徐學士

    魚中丞

    祖龍圖

    尚寺丞

    高舜臣

    王慶

    孫翰林

    黃遵

    劉德妙

    稅道士

    寇萊公

    魏進士

    德州民

 卷九

  毛郎中

    崔禹臣

    張郎中

    張司封

    薛比部

    陳良卿

    羅著作

    陸長緒

    寇侍禁

    張尚書

    姜定國

    傅文秀

    胡郎中

    僧行悅

    康定民

    鄭前

    陳州女厲

 卷十

  鍾離發運

    蔡侍禁

    白鬚翁

    韓元卿

    李敏

    樂平港鼉

    遵道者

    董中正

    同州村民

 輯佚

  費考先

    劉燁

    馮拯

    王元規

    嬰怪

    李德裕繫幽獄

    女子變男

卷一

 宋州狂僧

太祖仕周日,尚未領宋州節鉞。時有狂僧携彈走荊棘中,顧謂人曰:「此地當出天子。」又顯德末,一人青巾白衫,登中書政事堂,吏批其頰,曰:「汝是何人,敢至此!」其人曰:「宋州官家遣我來擒見宰相范質。」質曰:「此病心耳,安足問。」遂叱去。其後太祖果自歸德軍節度使受禪,遂升宋州為應天府,後號南郡。(一名南京,事具國史。)

 黑殺神降

開寶中,有神降於鳳翔府俚民張守真家,自稱「玄天大聖玉帝輔臣」,其聲嬰兒,歷歷可辨,遠近之民禱祠者旁午。太祖召至京師,設醮於宮廷。降語曰:「天上宮闕成,玉鎖開,十月二十日陛下當歸天。」藝祖懇祈曰:「死固不憚,所恨者幽、并未并。乞延三數年,俟克復二州,去亦未晚。」神曰:「晉王有仁心,歷數攸屬,陛下在天,亦自有位。」(時太宗王晉,為開封尹。)太祖命繫於左軍,將無驗而罪焉。既而事符神告,太宗踐祚,度守真為道士,仍賜紫袍,遂營廟於盩厔之太平鎮。神位次序、殿廡規模,一由神授。仍尊黑殺,號為翊聖。至仁宗朝,追謚守真為傳真大法師。事見《翊聖別傳》。

 來和天尊

刑部尚書楊公礪為員外郎時,常夢人引導,云:「謁來和天尊。」及見天尊,年甚少,睟穆之姿若冰玉焉。楊公伏謁,天尊慰藉之甚厚。及覺,莫諭其事。後章聖皇帝育德儲闈,尹正神州,楊公入幕,始謁而歸,語諸子弟曰:「吾適謁皇太子,乃吾頃夢來和天尊之儀狀也。」事在礪本傳。

 樂學士

樂學士史,景德末為西都留臺御史。嘗夢一人,具冠服,稱帝命來召,共行十餘里,俄見宮闕壯麗,殆非人世。因問使者,云:「此帝所也。」既陛見,帝謂曰:「而主求嗣,吾為擇之,汝姑伺此。」少選,導一人至,氣色和粹,似醺酣狀。帝謂曰:「中原求嗣,汝往勿辭。」即頓首祈免者再三。帝曰:「往哉!惟汝宜。」遂唯而去。旁拱立者謂史曰:「此南岳赤脚李仙人也,嘗酣於酒。」帝急呼史至前,曰:「適見者,主之嗣也。」寤而識之。既而密以聞,具述所夢,曰:「宮中不久有甲觀之慶。」明年神文誕聖。退安處士劉易嘗記斯事。

 司馬待制

故天章閣待制司馬公池,乾興中以職官知光山縣,秩滿,考績於吏部。時章聖臨御,一夕,夢引對於便殿,仰視黼座,狀甚幼沖,既覺,竊語交親,以謂改官之期方遠。銓司既質成課,將取旨,會真宗不豫,神文以皇太子監國,引見資善堂,仰視睿姿,一如所夢。(事見龐相國所撰《司馬公神道碑》。)

 後苑亭

嘉祐末,仁宗於後苑建一亭,題其榜曰迎曙亭。未幾,神文棄天下,英宗嗣位,則亭之名豈徒然哉!昔漢昭帝時,上林柳葉蟲蠹成字,曰:「公孫病已立。」霍光既廢昌邑,立戾太子之孫,是為宣帝,實名病已。唐宣宗晚年,長安小兒疊布蘸水,向日捩之,謂之「拔暈」,懿宗果自鄆王嗣立。以今方古,事實符契。古語有云:「乾鵲噪而行人至,火花燃而得酒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況王者之興,豈無開先之兆也?異哉!

 衡山僧

嘉祐八年三月,衡山縣僧某來湘潭幹事。既畢,歸衡山,至中途,宿逆旅。忽夢行道中車騎戈甲,旌麾儀衛,去地丈餘,躡空北去。僧伏道左,少時既過,復前。又逢數騎,叱之曰:「安得犯蹕!」僧自疏得免,因問:「何官也?」曰:「新天子即位,南岳神往受職耳。」僧既覺,明日至衡山,白所夢於邑令。令戒僧曰:「秘之,勿妄言。」後數日,聞仁宗遺詔至,考其所夢之夕,正月二十九日也。《金匱》云:「武王勝殷紂,大雪平地盈丈,旦日有車馬詣軍門,行無轍迹。太公曰:『此四海之神洎河伯來受職也。』因祀之,約束而去。」與此正類。(李時亮云。)

 南岳真人

龐相國籍既致政,居於京師。嘉祐八年春三月,公被疾,至下旬,病革。一旦奄然,家人聚哭,數刻復生。翌日,命紙筆,屏左右,手書密封,俾其子奏。家人咸謂久病恍惚,書字不謹,遂寢不以聞。公既薨,發視之,云:初死,有人引導令朝玉皇;入一大殿庭,排班,龐處下列。拜訖,有一人傳玉皇詔云:「龐某令且歸。伺與南岳真人偕來。」既出殿門,又有人前導,云:「當見南岳真人。」復至一殿庭,列班,龐居上游。卷簾畢,既拜,熟視乃仁宗皇帝也。時神文久不豫,龐既復蘇,覺體候小康,又聞聖躬亦復常膳,乃竊喜,故欲上聞。三月二十七日,龐薨。越一日,仁廟上仙。(進士時濟得之於興教院主僧惠節。)

 會聖宮

會聖宮在洛都東八十里望仙橋,祖宗之神御在焉。嘉祐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晝漏盡,宮側之人見王者羽衛陳布道中,最後二人衣赭袍,張黃蓋,乘馬相次至宮前,乃不見。明日,宮門大敞,諸殿門鎖不鑰而啟,主事者大駭。少時,聞仁廟上仙。

 曹門謠

天聖末洎明道中,京師市井坊巷之人,凡物之美嘉者,即曰「曹門好」;物之高大者,即曰「曹門高」。耆壯童稚,無不道者。景祐初,神文詔冊曹王女孫為皇后。曹王為國功臣之冠,雖珪爵蟬聯者三世,洎作配宸極,居外戚之尊,可謂高且好矣。王輔藝祖定天下,降蜀平吳,抗醜虜,破強敵,將百萬之眾,未嘗妄殺一人,宜乎後裔之興也!唐郭尚父功蓋天下,位極人臣,侈窮人欲,壽登耆艾。天謂報施之道,由或歉然。至曖女為憲宗元妃,歷七朝,五居母后之尊,人君行子孫之禮。唐史臣謂子儀社稷之功未泯,復鍾慶於懿安焉。以曹氏之餘烈,近之矣。

 陳靖

陳靖,字唐臣,鉅野人。少倜儻,有氣節,通《詩》《易》,嘗從范諷、石延年、劉潛游。景祐五年,以進士特奏名得三《禮》出身,荐為邑佐,皆有能聲。稍遷孝感令,以公事忤郡太守,輒致所事而去,即日僦舟東下,隱於葉山。未幾詔下,以太子中允致仕,值歲荒,徙家京師,賣藥自給。朝之公卿多故人,踵門者輒避去;或遺金帛,即散道士、丐者,未嘗有所畜。與其妻孔氏,皆學辟穀,往往經歲不食。嘉祐四年,思武陵山水之嘉,盡室出彼。王介甫高其行,以詩送,有「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東流人自西」之句。既至武陵,結廬於高梧,市居數月,喪其妻。自是不接人事,杜門稱疾,惟焚香誦《易》而已。六年七月十七日亭午,遽命其子庠具紙札,作書遺張郎中顒曰:「近上帝以靖平生無諂,俾主判地下平直司,候天符下即之任矣。」張時職江東漕運,得書,以靖為病心者,不復報。是日又躬為一書,封緘甚密,戒其子曰:「張公歸鄉,即以此書授之,不可示他人及私發。違吾言,汝為不孝。」其子謹藏之。自是多為歌詩,皆有脫去世俗之意。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平旦,謂其子曰:「吾數盡矣,後事一托張秘丞主之。」言訖而終。時張秘丞顒將赴官益陽,前一日與靖別,翌日得其訃,亟為辦喪事,葬於耆闍山之側。治平元年七月,張仲孚自江東還,其子庠捧父書號泣來獻,封緘如初。發之,其始末皆叙訣別之辭,中乃云:「平直司必然失為議定皇嗣事,勿怪草草。」明年秋,英宗由大宗正為皇子,而靖於六年七月為此書,已有選定之語。由是知帝王之興,皆受命於天,默有符契,非偶然矣。此皆略取張仲舉學士所撰《陳靖傳》云。

 醴泉觀

祥符中,京師東南隅醴泉湧,龜蛇見其側,飲之者疾瘳。即其地營祥源觀。其後災,再加繕搆,改號醴泉觀。熙寧八年,又易傾朽,荐加堊飾。功畢落成,命教坊伶人奏樂於庭。是日真武影現於殿脊火珠中,其部從神官斾纛之類,望之悉具,京師奔走觀瞻者數千萬人。(見陳虞部幵云。)

 賈魏公

賈魏公昌朝先德名注,嘗為棣州推官。公方在孕,一夕,夢緋衣冠者一人自空而下,以巨箱捧貂蟬冠以獻,俄而公生。始數歲,先令公為瀛幕,公時在膝下。契丹數十萬攻圍踰月,城甚危,守陴者聞空中神告曰:「城有中朝輔相,勿憂賊也。」數日,虜遁去,城卒無患。公自宰相出鎮,擁節鉞者垂二十年,官至兼侍中。若然,則貴賤之分、淹速之數,固由默定。世之汲汲於進者,無所不至,豈昧於居易之理乎?

 大名監埽

河自大坯而下,多泛濫之患,岸有缺圮,则以薪蒭窒塞,補薄增卑,謂之「埽岸」。每一二十里,則命使臣巡視。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椿木之類數十百萬,以備決溢。使臣始受命,皆軍令約束。熙寧九年,大名府元城縣一監埽使臣所主埽岸,有大鼋屢來嚙岸之薪蒭,似將穴焉,遂彀弩射之,中首而死。是夜,夢一綠衣創首,謂監埽曰:「汝殺我,我已訴於官矣。」又月餘,病疽死。見二使者執之而去,曰:「汝嘗殺人。」監埽竊思之曰:「此必殺黿事也。」行僅百里,入一城。使者曰:「吾有事,當先白所由司,汝姑止此,無他適。」二使既去,仰視高閣,金碧相照,有二神人守閽,如道士觀所謂龍虎君者。以姓名白之,乃引入,仰視其閣,有榜題曰:「朝元之閣」。下見韓侍中稚珪憑几而坐,侍者數十人,若神仙儀衛。乃再拜訖。韓問來狀,遂白殺黿事。因曰:「隄岸有決,當受軍令之責,非徒殺也。」韓曰:「汝亦何罪。儻見陰官,但乞檢《上清格》。」即出門,見二使者至,遂引到一官府庭下,果詰以殺黿事。對曰:「某主埽岸,河流奔逸,漲溢不常,苟有決漏,則當誅。黿敗吾防,不可不殺,乞檢《上清格》。」陰官取格視訖,謂曰:「《上清格》云:『無益於世,有害於人,殺而不償。』罪固難加。」陰官命前使者引出,行十餘里,若墮眢井,遂寤。(事聞之於劉大卿襲禮云。)

 僕射廳

陳英公執中,初以左正言謫為中允,監永州酒稅,郡守常以諫官待之。間日,具肴膳,就其所治,以延款之。英公即座,周視居宇,忽於榱桷楣間注目久之,顧侍吏曰:「見一牌否?」左右對以無覩,郡守而下皆曰「未嘗有牌」。陳笑而雜以他語。及歸,家人怪而詢之,公曰:「宛見一金字牌,書『僕射廳』三字。」公由是益自負。既而兩正台府,竟踐此位。雖以司徒致政,然在仕之時,官為端揆。(進士魏泰呼英公為舅祖,得聞其事。)

 呂樞密

呂樞密公弼,丞相申公之次子,始秦國妊娠而疾,將去之,命醫工陳遜煮藥。時方初夜,逮藥將熟,已二皷,坐而假寐。忽然鼎覆,取諸藥品咀剉末再煮之;俄以嚴皷,不覺再覆;既而又煮,而加火焉。困甚,就榻,夢一神人,披黃金甲,持劍叱陳曰:「在胞者,本朝宰相也。汝何等人,敢以毒藥加害!」陳恐慄而寤,遂以所夢洎覆鼎事白於秦國,曰:「在孕者貴人也,雖疾,當無所損。」其後生寶臣,熙寧中,自樞密使出鎮而薨。(聞之馬瑊運判云。)